![]()
图为马斯克和特朗普 资料图 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当地时间5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今天,‘美国党’的成立还给你们自由。”马斯克声称该党将代表美国社会“80%的中间选民”,瞄准明年的国会中期选举,争取在参众两院占得一席之地。 马斯克4日在美国“独立日”当天发起网络意见调查,问网民是否应该成立“美国党”,以把美国民众从民主党、共和党轮流上台的两党体制中“解放出来”。截至5日他再次发贴时,共有124.9万多网民参与投票,支持者占65.4%,反对者为34.6%。 马斯克曾大力捐助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竞选活动,美国舆论认为他在不少年轻选民转向支持特朗普和共和党方面颇有“功劳”。但特朗普上任将满半年之际,马斯克与其矛盾日益公开化,如今“另起炉灶”,对共和党以及美国政治格局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备受舆论关注。 根据美国法律,一个有资格参与选举的政党成立,其资质确认需要经过复杂的认证程序,首先必须召开党团会议或代表大会,选举临时官员并指定政党名称。尚不清楚马斯克的“美国党”是否已启动相关程序。 目前,美国舆论对其政治前景保持谨慎怀疑态度。不少分析认为,“美国党”或任何新成立政党短期内难以撼动美国沿袭已久的政治架构。首先,美国“赢者通吃”的选举人团制度对于两大主流政党之外的“第三党”并不友好。美国总统选举所采用的选举人团制度并非一人一票的直接选举,而是各州按照人口比例分得一定数量的选举人票,50个州中有48个以“赢者通吃”方式决定选举人票归属,即把本州选举人票全部投给赢得该州多数选民票的总统候选人。 美国乔治敦大学的政治学教授汉斯·诺埃尔说,美国现行选举机制下,很难出现“多个第三方政党超级成功”的局面,因为美国体系下,党派无法通过赢得“20%或30%”的选民票,进而在议会中分得一些议席,并借此“逐步壮大”。 此外,美国建国以来历届大选中,共和、民主两党以外的政党身影并不鲜见,曾经也有机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但近年来,第三方政党在全国性选举中吸引选票的能力非常有限。一次有第三方政党的总统候选人获得选举人票还是在1968年,当时有5个南方州支持刚成立不久的“美国独立党”提名候选人乔治·华莱士。 即使在1992年总统选举中,美国亿万富豪罗斯·佩罗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一度在民调中领先共和、民主两党候选人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老布什)和比尔·克林顿,并获得了约19%的选民投票,但因为其得票率没能在任何一个州排名第一,所以未能赢得任何选举人票,无缘总统宝座。佩罗于1995年创建“改革党”,1996年再战总统选举,拿到了18%选票,仅次于两大党候选人,但同样未能分得一张选举人票。 诺埃尔怀疑,马斯克所说的“80%中间选民”能否追随他的新党,因为大多选民虽然对现有政党心存不满,但马斯克的新党眼下并无扎根的选区。对于任何新成立政党,支持者需要以非同寻常的精力和奉献精神助选,尤其要耐得住起步期的各种挫折,但这些“无法用钞票购买”。外界认为,有“暴脾气”之称的马斯克本人也需要有足够耐心“熬过”美国的重重选举机制,带着新党历经挫折考验、站稳脚跟。 不过,马斯克似乎也没打算挑战两大党的统治地位,而是瞄准国会两院中一小部分在明年改选的关键议席,希望其创建的新党在国会中成为一股制衡力量。“考虑到立法机构中(两党议席数)差距极小,这足以成为争议法案的决定性投票,确保法案能够反映民众的真实意愿。”马斯克4日在社交平台X展望新党未来时写道。
瓦尔多斯塔州立大学政治学者伯纳德·塔马斯认为,在美国,“第三党”往往不是通过赢得席位并实现长期发展,其策略多是“像蜜蜂一样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