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补充道,“我当然支持美国自己的船只,但除非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和基础设施来生产一支规模可观的船队来满足美国的需求,否则这项提案将给美国产品的进出口商增加巨大成本,使我们失去竞争力,并让其他竞争国家占得先机。这将对美国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毁灭性的连锁反应,也会使美国公司难以找到船只将重要货物运出或运入美国。” “Seatrade Maritime News”总结道,迄今提交意见留言的大部分人都指出,美国商船队的衰落应归咎于美国过去几十年的政策失误,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应重新关注如何建立美国所控制船队的机制,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建美国商船队的能力,而不是将矛头对准中国。 一家美国进口商便怒斥道,“在美国制造的船只数量远远无法满足货运需求的情况下,为什么以及如何对中国制造的船只征收费用?需要多少年我们才能拥有一支足够强大的美国船队?这项提案完全不切实际,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简直毫无意义。” 还有一家集装箱专线运输公司更是直言不讳,放狠话称如果使用美国制造船只的成本远高于海外竞争对手的一般市场价格,他们就“绝不会把货物装上美国船只”。 “我们理解政府支持美国造船业的愿望,但这不应该建立在损害美国制造商全球竞争力的基础上。”留言写到,“在你们努力促进美国造船业发展的同时,请想办法保护美国进出口商的利益。我们看不出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征收巨额税款能如何达到这一目的。” 然而,对这些业内呼声视若无睹,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于周二(11日)公开的一份最新报告,仍在不遗余力地炒作称“中国主导造船业对美国构成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双重威胁”。 据美联社12日报道,这份长达75页的报告宣称,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崛起成为造船领域的主导力量,占据了全球商用造船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而美国的份额已降至仅有0.1%,这对美国及其盟友带来了严重挑战。报告合著者马修·富纳奥勒(Matthew Funaiole)还指出,对造船业的担忧在美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跨党派性的问题”。 据报道,这份报告建议,作为长期解决方案,美国应投资重建造船业,并与盟友合作扩大中国以外的造船能力。而在短期内,报告建议采取行动创造一个所谓“公平的竞争环境”,并“破坏中国的军民两用生态系统”,例如对中国制造的船只收取港口停泊费,以及切断美国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及其子公司的金融和商业联系等。
图为商务部网站截图 对于美国政府这一计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10日表示,征收港口费、对货物装卸设备加征关税等措施损人害己,既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也会增加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利益,最终也无法振兴美国造船业。 “我们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和多边规则,立即停止错误做法,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毛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