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国防部SBIR招标计划中,生化相关项目一般在4个以内,2019年却极速增长到7个。 谭主仔细研究了这个招标计划表每年生化项目的研究重点,发现不同于往年偏重基础、机制的研究,从18年开始,项目开始聚焦于生化防护设备,而19年生化相关的项目不仅数量突增,7个项目全都是应对生化污染、生化感染的设备或研究。 在7个项目中,这项编号CBD192-006的项目名称十分瞩目:开发治疗新型病毒的小分子制剂。 何为新型病毒?项目简介中出现了这样几个字眼:冠状病毒。 这个项目的推出时间是:2019年5月2日。 而当时,CDC马上要对德特里克堡开展跟踪调查。 2019年美国国防部陡然调整的招标计划是在防备什么?
国防部推出新招标计划的同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与后来推出新冠疫苗的莫德纳公司签订了冠状病毒疫苗研究合作协议。
尽管后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澄清称,5月份达成的这份合作协议是针对另一种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 但谭主翻了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莫德纳的合作协议,发现其中的研究协议只有两份。一份针对的是上文提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疫苗,另一份则是2017年达成的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研究合作。 可中东呼吸综合征在2012年就已出现。暴发的高峰在2014年的沙特和2015年的韩国,其新增感染病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世界范围内,也并未报告持续的人际传播案例。 面对这样一个并未大规模暴发、威胁有限的病毒,美国为何要专门达成疫苗研究合作协定呢?蹊跷。 这项针对所谓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研究协议,在2020年1月,经过简单修订,直接成了莫德纳公司与美国政府合作研究新冠疫苗的重要框架。 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与莫德纳公司合作的研究机构,是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巴里克实验室。 这家实验室的负责人拉尔夫·巴里克被称为“冠状病毒之父”。作为该领域的顶尖专家,巴里克与军方合作紧密。早在2003年,巴里克就曾在德特里克堡的陆军实验室成功进行了将SARS病毒人工克隆的生化实验。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与莫德纳的这笔疫苗合约,似乎也早有准备。
早有准备的卫生部门不只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其上级部门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在2019年8月,刚刚结束了一场从1月份开始的逼真式演习。 这场演习代号“赤色传染”,涉及范围覆盖了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所划分的所有10个服务区域。 演习全面检验了美国在面对大流行时,从主导机构、资金来源、既定计划、行动协调、情景评估、资源存量到公众信息与风险交流的全流程应对能力。 这只是美国全国卫生系统的厉兵秣马么?似乎没有这么简单。
再看这场演习的设定,与后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太多相似之处: 一种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毒,会通过国际旅行者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病毒传到美国47天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发生流感大流行,但那时病毒已在全球扩散,且预计会有过亿美国人生病,数十万美国人死亡,该病毒还没有有效疫苗...... 8月份,HHS主导的演习结束了,可相似的情形开始在美国现实上演。 德特里克堡关停后,电子烟肺炎和一种不明原因的呼吸系统疾病开始在美国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