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战斗英雄纪念章
昔日抗战阵地
整整79年之后的2023年9月,常行村79岁的高桃贵老人怀着悲伤的心情,向笔者讲述了这场抗战史上的特殊战斗。 除了风光壮丽,壶关的煤炭资源储量也很丰富,常行村就有煤窑。发生在1944年的这场常行窑洞保卫战,就与煤炭有很大关系。很早的时候,周边许多村庄的村民就常常前来常行村用粮食换取煤炭。抗战爆发后,驻扎在陵川县的日军也知晓了壶关县常行村这一富足资源,隔三岔五便来“扫荡”,抢粮,抢煤,抢物,糟蹋妇女。常行村,被迫成为抗日战争的前哨。
当年的常行村民兵与老百姓藏身与战斗的地下坑道
为了长期与日寇斗争,保卫百姓安全,村民们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村中旧煤窑内纵横交错的巷道连通,形成一条长达四里的“爪”形地下防空窑洞群,又在上方修建了便于观察与作战的碉堡。村口安排了民兵日夜站岗放哨。因为这座窑洞群防御能力极强,加上区政府与驻扎在附近的八路军一二九师新编十一旅第三十二团的支持,前来扫荡的敌人越来越占不到便宜。 不仅防御,常行村的民兵们还主动出击,比如有一次通过成功截击,顺利救出150多名被抓的群众,缴获1000多斤被抢的粮食。 在周边一些村庄相继被日军“维持”的情况下,常行村凭借独特的“窑洞优势”,宁死不与日军合作,并保持旺盛的战斗意志。恼羞成怒的日军放出风来,要“扫平常行”!要把常行村的地下窑洞捣平! 常行村的民兵们,与当时担任壶关县第四区武委会主任的徐朋一起,进入日军的黑名单,被四处通告悬赏,扬言捉拿。 重赏之下必出汉奸。这个人就是在国民党统治时任保安队长、在常行村住过两年的王守贞。他瞅准八路军三十二团转移到外线作战的时机,趁着夜色,于1944年9月11日(农历七月二十四),带领由保安第五中队为主的一千多名日伪军、地痞流氓,悄悄向常行村袭来。 带头的,是鬼子军官加藤旅四。 他们的行踪,很快被常行村民兵获悉。村武委会主任徐顺孩在半夜时分第一个接到消息:敌人已经从距离不到10公里的平城镇出发了。
青年时期的徐顺孩
情况万分紧急。不巧的是,徐顺孩的爱人到了分娩期。他不可能亲自照料,而将爱人托付给村民。村支部书记张海水带领村民们进洞躲避,徐顺孩则迅速与民兵队长张小保组织起村中17位民兵去阻击敌人。
青年时期的张小保
漆黑的夜色中,双方很快在村头交上火。几位民兵不同程度受伤。艰难地坚持到天亮时,发现敌人的数量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多,也比以往任何一次“扫荡”时人数多、气势足、早已将村子团团包围。有备而来的日军不仅荷枪实弹,还带着大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