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彩台湾 2019-04-21 07:32:21
报亭 在北京,对于80后90后的人来说,有一个特殊的记忆符号——报亭,它是北京的一个特色,也是老北京的一种文化,是一群人的特殊记忆。 报亭 曾经,500米不到,就有一个报亭存在。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么发达的网络,不管是青年学生还是中老年人,吃完饭遛弯儿时都会去随手买一份报纸或者一份杂志,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饱读一番。 但这样宁静、安逸、美好的日子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北京多的是喧嚣,浮躁和急色匆匆的人群。 那个报亭辉煌的时代 每一个城市都有一群不同的人,这一群人和这个城市的气质紧紧联系在一起。 可以用三个词概括北京人:局气、懂礼、有文化。这是北京人的典型特点,北京也是一座非常懂礼貌的标杆城市。 而形成这样的文化,除了北京独具特色的文化根基,报亭有着不可忽视的功劳。虽然它看起来不起眼,却是北京这座城市的精神树洞,是北京人安宁平和背后的精神良药,那些不起眼、一张一张的纸页,让老北京人的文墨和气质氤氲在骨子里。 报亭在北京最辉煌的时刻就有2400个,报亭的密集程度相当于现在的肯德基和麦当劳,有报亭刊主在2007年的时候靠报亭可以月入7000块,7000块的概念相当于现在月入3万的高级白领。可后来一年不如一年,直到2019年不足500个。 现在几乎很少可以看到报亭,除了学校门口或者大型公车站,其他地方,基本已经不存在了,有的时候在车站,忽然发现旁边的报亭说没就没了。 把杂志偷偷藏在课本下的年少时光 《读者》《意林》《知音》,这些经典的杂志,对于学生时代,都是非常难得的宝物,学生时代的一种骄傲是:看谁可以买到最新版的杂志。 在学生时代,很多人总是喜欢偷偷把杂志放在书本下,沉迷在杂志的文章里,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有时候会很怀念那些在家门口的报亭,除了油墨香的味道,还有自己不可忘怀的年少时光,只要他们还在,总觉得自己依旧年轻。 烤肠和水是报亭的最后救命稻草 上个世纪90年代,一份杂志一份报纸不过几毛钱,但就这么几平米的地方养活了北京上千户人家。 可现在,尽管报亭在人来人往最为密集的地方,依旧很少有人问津。杂志报纸俨然已经不是报亭的主要销售产品,取而代之的是饮料和烤肠,烤肠2块钱一根,除掉一些乱七八糟的钱,最多挣个辛苦钱,勉勉强强活下去。 夏天来了,情况还好一些,冬天更是让人无奈。 时代的浪潮里,不可逆转的冲击 2018年到现在,全国的报亭差不多减少一大半以上,《京华时报》《新报》《晨报周刊》《都市周报》《壹读》……众多老牌纸媒都未能在休刊停刊的浪潮中得以幸免。 有人说: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每天有无数条爆炸式的信息冲击我们的大脑,还看什么报纸,杂志? 不可否认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丛林法则,每一个事物都像人的生命一样,从开始到结束都有一个时令的限制,有的时候看起来消逝的离奇和突然,也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